鋼鐵行業哪些矛盾值得期待
牛年第一個完整的交易周已經過去,21年2月份也隨之而結束。對于商品而言,整體表現確實配得上牛年的屬相。回顧去年底,我們對2021年黑色商品的展望;再對比過去2個月黑色商品的表現,有多少是符合我們的預期,又有多少是超出或者不及我們的預期。站在當前位置,我們又如何看待未來10個月黑色商品的產業矛盾變化。帶著這些問題,我們簡單做一個階段分析總結和展望。具體來看:
1、產業外部環境悄然轉變
變化1:國內信用周期拐頭向下。信用周期的變化基本符合我們去年底的預期判斷。其對黑色商品的價格影響,我們在上周周報中做了相應的分析判斷。
變化2:地產調控政策逐步出臺,防范地產“灰犀牛”。從去年8月份開始出臺“三道紅線”政策,到去年底推出“五檔分類”政策,再到上周傳出“集中供地”政策,以上政策,構成了調控地產行業的政策組合拳。而對于始于2016年的本輪地產上行周期,面對上述政策組合拳,地產行業會有何表現,成了影響今年黑色商品價格方向最為重要的因素。
變化3:制造業投資增速斜率放緩,補庫周期趨于弱化。和過去3輪信用周期相比,本周信用周期表現和16-17年期間表現更為相似。在此背景下,本輪庫存周期也趨向于與16-17年的弱庫存周期表現更為相似。受此影響,板材的需求預期也將隨之而變化。
2、產業內部矛盾加速修復
(1)焦炭供需矛盾加速修復,高利潤支撐加速松動。焦化行業淘汰4.3米焦爐的政策,選在國內生鐵產量創歷史新高的階段實施,加劇了行業內部供需矛盾的激化。而這種激化的矛盾勢必會使產業內部利潤分配的波動幅度相應加劇。從今年的產業政策對比來看,控制生鐵產量再創新高的同時,焦炭產能呈現凈增近4000萬噸的變化,這也使得焦化利潤的回歸呈現出高確定性,同時回歸速度有加速跡象。
(2)鐵元素競爭正處于量變至質變的過程之中。廢鋼較之于鐵水的成本優勢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,這也使得廢鋼的競爭優勢顯著增強。只不過相較于焦化行業擴產能只爭朝夕的狀態來看,廢鋼的供應增長有一定的瓶頸,需求一個相對較長的周期。這也使得鐵礦的王者地位得以保持的相對更久一些。但是再強的王者在產業趨勢面前,也只能順勢而為。從產業趨勢來看,鐵礦持續三年的供需緊張格局,在年內得以徹底緩和的概率很大。唯有供需拐點確認,鐵礦的高估值才有松動的持久驅動。
(3)成材的供需矛盾修復。結合我們前面產業外部矛盾的演變來看,成材供需矛盾拐點大概率也將在下半年出現。
3、總體來看
今年鋼鐵行業不缺少確定性高、邏輯驅動強、持續時間足夠長的產業矛盾,而這些產業矛盾也將為我們提供難得的投資機遇。更多鋼材相關信息敬請關注福建晨升鋼鐵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