鋼鐵:長期影響仍在發酵
1月25日,Vale南部系統的Paraopeba項目的MinaFeijo發生重大潰壩事故,截止發稿死亡人數已達165人,160人失蹤。近一個月以來,該事件持續發酵,對鐵礦石長期市場造成深遠沖擊,目前最新發展進程如下:
1.25礦難發生。事故尾礦采用的上游式尾礦筑壩法(Upstreamtailings)被認為是導致礦難的核心原因。此次事故嚴重性在于,Vale曾在2015年11月由于同樣的問題造成Samarco尾礦決堤,當時死亡人數19人.1.29Vale宣布關停10座上游式尾礦筑壩法的礦山,并花費3年時間用其他先進方法替代(之前Samarco事件后,Vale已經在做這類的置換工作)。停產礦山預計影響鐵礦石產量4000萬噸/年(包含1100萬噸球團)。
2.4巴西監管部門吊銷了其東南系統的Brucutu礦區營業執照,該礦山年產能3000萬噸;該礦區并不在此前4000萬噸關停尾礦之列(有報道稱其許可證與MinaFeijo有一定關聯)。預計Brucutu未來能夠復產,但推翻法院禁令和重新獲得牌照預計預計需要一年時間。
2.5Vale宣布VargemGrande礦區生產,該停產屬于1月29日宣布關停的10座尾礦壩之一,預計影響年產量1300萬噸。其他尾礦關停時點還在等待。
2.8Vale被要求暫停Tubaro港口進行的廢料處理。Vale表示,該處理并未涉及污染,預計影響期不長。該事件并不會影響港口發貨,主要造成1500萬噸左右的球團產能受影響。
截止發稿,Vale鐵礦石供應量共減少6600萬噸產能/年。(MinaFeijo礦區800萬噸;Brucutu礦區3000萬噸;VargemGrande礦區1300萬噸;Tubaro球團廠1500萬噸)。考慮Vale可以通過Carajás和S11D系統增產以彌補減量,此次礦難已確定的鐵礦石減量約為4500萬噸/年,其中粗粉3000萬噸,球團1500萬噸。除Vale外,全球鐵礦石2019年增產約4000萬噸,目前還不能斷定長期鐵礦石將出現供需缺口。
根據Mysteel統計,國內鋼廠鐵礦石庫存目前仍有34天,伴隨礦價觸及90美金,鋼廠短期采購抵觸情緒較濃;且Vale在中國和馬來西亞仍有3000W噸庫存,礦難事故并不會造成短期鐵礦石出現缺口,但對中長期供應尤其是球團和鐵精粉的供應將造成深遠沖擊(球團無法通過其他地區增產彌補)。
Vale礦難事故長期影響仍在發酵,鐵礦石企業包括海南礦業、河北宣工、*ST金嶺等有望受益于全球球團和精粉溢價走高,關注礦價均值能夠突破80美金(國產礦平均成本線)。另一方面,鐵礦石成本中樞長期上移,自備礦山比例較高的鋼廠包括酒鋼宏興、凌鋼股份等沖擊最小風險提示:礦難事態變化,終端需求變化。更多鋼材相關信息敬請關注福建晨升鋼鐵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