鋼鐵行業1季度業績前瞻
總覽:猶豫的需求+激進的供給+高企的庫存,Q1業績高位回落
一季度,行業供需預期確在松動。1-2月粗鋼日產量231.90萬噸的事實,提醒我們,高盈利之下,市場的力量依舊強大,產量高位已成確定事件,無論限產與否。不過客觀而言,考慮轉爐容積有限約束,淡旺季供給曲線應被高位熨平,需求端成色幾何將左右市場多空節奏。遺憾的是,季度窗口內,宏微觀需求不佳形成相互印證。從地產新開工增速不力、鋼鐵庫存去化較慢,到財政收緊、去杠桿,再到美國加息、貿易戰,黑色基本面預期由此一落千丈。至此,猶豫的需求,激進的供給,高企的庫存,全都轉化為對鋼價與盈利的壓制。截至3月31日,1)上海螺紋現貨相較年初累計跌幅達15.51%;2)行業盈利環比四季度回落,以螺紋鋼成本滯后一個月估算毛利而言,一季度均值為659.16元/噸,去年4季度為1141.14元/噸,環比下降42.24%。不過,即使回落,一季度行業盈利仍處于歷史相對高位,與2017年3季度相似,歷史分位為93.94%。
結構:庫存映射供需差異,板強長弱因果自然
供需差異催生Q1板強長弱分化,庫存是最佳推手與映射。作為季節性偏弱品種,板材供需兩端走勢相對平滑,汽車、家電等下游庫存壓力較小,鋼貿環節冬儲行為亦相對較少,以中厚板為代表,價格最為堅挺。而長材相反,基于旺季預期,產量與庫存高增,下游建筑需求遲遲未有釋放,錯配之下價格回調。此外,Q1特鋼與不銹鋼價格表現,顯示其彈性較弱之下的防御性特征,Myspic特鋼與不銹鋼價格指數僅累計下跌8.21%和4.30%,跌幅顯著小于螺紋等普鋼。
變革:貿易戰影響未定,集中度提升與供給剛性維持為未來重點
此次美國對中國鋼材反傾銷,直接需求影響相對可控,據測算,直接出口、轉運出口、隱性出口或分別占比國內粗鋼產量0.14%、0.21%、0.40%,總體需求受損應尚不到1%。但后續波及影響,尚待觀察,背后是貿易戰本身以及應對措施所產生的連鎖效應,即對經濟增速侵蝕的擔憂。行業未來另一大焦點,在于集中度提升與供給剛性仍否維持。去產能過后,集中度提升或需依靠兼并重組;而供給剛性維持,考慮繼續去產能、環保常態化壓制、轉爐容積有限以及高爐檢修大年影響,打破概率由此收窄,供給曲線或仍向上,但彈性空間趨于收斂。
投資:階段調整或近尾聲,短期配置性價比愈加凸顯
在市場輪動風格下,鋼鐵股調整至當前節點,隨著利空消化接近尾聲,行業企穩,4月份板塊配置的收益風險比將逐步凸顯。依據當前庫存數據反饋,之前看好旺季企穩反彈邏輯并未被證偽,而是逐步發酵、正加速體現。繼續推薦中期具備ROE內生提升動力的寶鋼股份,與低估值高彈性短期可博弈的方大特鋼、華菱鋼鐵等;此外,定價存在滯后導致盈利與估值相對低位的新興鑄管,以及油氣領域復蘇催生的鋼管產業鏈投資機會,如久立特材,均值得關注。更多鋼材相關信息敬請關注福建晨升鋼鐵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