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奧帶動5500萬噸鋼材需求
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落定北京和張家口的消息傳來,令鋼企們頗為振奮。然而,這場七年后的國際大事件,并非為所有鋼企都將帶來利好。
產能持續過剩,需求走弱,國內鋼鐵企業正在一片深不見底的跌勢中越陷越深。贏得冬奧會的舉辦權,不啻為鋼鐵企業增加了信心。
根據冬奧申委的規劃,北京2022年冬奧會將在北京市區、延慶、張家口崇禮形成三個相對集聚的場館群。
北京正計劃修建一條到張家口的高速鐵路,全長約170公里,大約需要投資500億元。該項目現已動工,預計2019年完工。
除了鐵路之外,場館建設、周邊房地產項目、公路建設、橋梁建設等都會拉動鋼材需求。
卓創資訊測算顯示,2016-2022年期間,每年將間接帶動5500萬噸建筑鋼材需求,其中房屋建設需求為4400萬噸、基礎設施建設需求為1100萬噸。
需求大幅提升的同時,華北地區,尤其是河北省和北京周邊的產能卻在削減。根據卓創資訊的統計數據,今年上半年北京粗鋼產量同比下降27.3%,降幅全國排名第二,天津粗鋼產量亦自今年4月起開始同比下降,目前已持續3個月。
全國范圍內的產量也在減少。上半年中國累計粗鋼產量為4.1億噸,同比下降1.3%,中國粗鋼產量已連續5個月同比下降。
不過,并不是所有的鋼鐵企業都能在冬奧會盛宴中分得一杯羹。冬奧會場館和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對鋼材的需求更偏向于高端產品,加上環保監控升級,受益更多的將是大型鋼企,中小型鋼企將面臨落后產能的淘汰壓力。
京津冀地區的鋼鐵企業數以萬計,尤其集中在河北地區,鋼鐵企業數量位列全國第一,規模和產品競爭力卻參差不齊。
2008年,由唐鋼集團、邯鋼集團組建成的河北鋼鐵集團,成為中國最大的特大型鋼鐵集團。除了粗鋼產量高居全球前三,其最近在產品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產品延伸方面,已初顯成效。今年上半年,河北鋼鐵集團實現銷量12.6萬噸,其中高附加值鍍錫產品比例由去年的65%提升至80%。
京津冀地區更多的是難以形成規模的小企業,生產線相對落后,產品規格相對低端,無法滿足市場需求,是地方政府淘汰落后產能的主要對象。
作為近京、且鋼鐵產業最為密集的省份,河北省所承受的淘汰落后產能任務正在不斷加碼。今年3月6日,河北省發出通知,該省鋼鐵企業擁有的450立方米及以下煉鐵高爐、40噸及以下煉鋼轉爐納入淘汰類生產設備,這比2011年的標準(煉鐵高爐400立方米及以下、煉鋼轉爐公稱容量30噸及以下)有所提高。
據測算,此舉將使河北省煉鐵和煉鋼淘汰落后產能分別增加3265萬噸和2495萬噸。而對于那些產能落后的企業而言,市場力量還將加速其退出。
中小型鋼企的環保設備不達標,是其發展所面臨的瓶頸之一。卓創統計數據顯示,目前河北省中小型鋼企中,有45%的環保設備不達標。
更多鋼材信息敬請關注
福建晨升鋼鐵!